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60节(1 / 2)





  还有,我炒大锅菜的时候,你们要是忙完手头的事,想跟着学学,可以随时过来跟我学。”

  甄珍俏皮地挤挤眼,“放心,工资照发,一分钱学费也不扣。”

  大家眼眶发热,这姑娘总是这么体贴,帮了他们这么大的忙,还想着调节气氛,开玩笑。

  小甄这个人情他们都记在心里,曹大哥是在场唯一的男士,“咱们得跟甄珍签个协议,手艺只限于家庭内部传播,不得外传,还有以后咱要真出去摆摊,租档口,咱不能没名没号,就叫甄家凉皮,甄家凉拌菜怎么样?”

  大姐们纷纷拍手叫好,“我看行,就这么定了。”

  甄珍教的不只是技术,他们都被甄珍点醒了,他们这些人在工厂干了半辈子,思想没转过弯来,哪怕快要吃不起饭了,还想着要给人打工,从来没想着自己单干,哪怕是身赋做鱼丸技巧的徐大姐都没想过出去摆个小摊卖炸鱼丸。

  “不是抹不开面子,甄珍,我们思想被禁锢了。”徐大姐跟甄珍感慨。

  甄珍晚上跟来帮忙烧火的小陈解释她这么做的初衷,“贫富之间的藩篱我推不倒,我只想创造点条件让不幸的人变强。”

  此时,甄家不到二十平的小厨房,逼仄闷热,小陈由衷道:“心有多大,厨房就有多大。”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在2020-11-09 20:47:58~2020-11-10 20:55:05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西顾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小鱼干 20瓶;25729 5瓶;蓝色星星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71章 松鼠鳜鱼

  凉皮的食用源自黄土高原, 用小麦蒸制的凉皮在当地叫酿皮,用大米为主料的则被称做米皮。

  北方人口味跟陕西回民口味相似,最钟情麻酱酿皮, 除了用醋、蒜、酱油、辣椒油调味之外,拌皮时还要加上一勺香滑的芝麻酱, 爽滑的凉皮, 酸辣中还有芝麻的香醇, 让人想一吃再吃。

  虽然钟情麻酱酿皮的多,省城人口基数大, 喜好别的口味的应该不会少,甄珍不只教这一种,东北大米米质这么优良,不做米皮可惜了。让曹大哥从农村搞了个石磨回来,甄珍从选米、碾米、和浆开始教起。根据米皮的软硬,教大家制作秦镇和汉中米皮。

  老曹拿起一张蒸好的米皮,用手撑开, 透过薄薄的米皮,他掌心的纹路都能看清,开口问甄珍:“大米韧性没有白面好,这么薄的米皮吃起来筋道吗?”

  甄珍切了两张,用提前准备的辣椒汁调好,让大家尝尝。

  尝过之后,所有人都很惊讶, “没想到米皮吃起来竟有种柔中带刚的口感。”

  “这个辣椒油真香, 我好像吃出茴香的味道。”

  甄珍点头,“拌米皮所用的辣椒油制作要更讲究一些,除了花椒、辣椒, 还有茴香等几味香料,用菜籽油长时间熬制,风味与众不同。”

  大姐们做了半辈子饭,凉皮的制作只要掌握了几个要领,做起来不算太难,她们从甄珍这下工之后,回家刻苦练习,做出来的成品,很快得到甄珍的肯定。

  省城入夏后,受副热带高压的影响,天气干热,凉皮和凉拌菜格外受青睐,大家学成之后,都跃跃欲试想去食街摆摊试试看。

  先准备摆摊的工具,人多力量大,有个大姐的爱人木工活好,找来淘汰下来的旧门窗,拆下木料,先用砂纸把上面的油漆磨掉,再钉橱柜,镶玻璃。

  大家手里的钱不多,买新的三轮车太费钱,把目光又对准处理资产的工厂,用二十一辆的价格,买了十辆缺胳膊少腿的三轮车,雨菲爸爸下岗前是车间的焊工,这些缺胳膊少腿的三轮车被他利用下班时间都重新修复好。

  重新上过漆的三轮和玻璃橱柜,棕红配深蓝,看起来一点都不掉价。大姐们找了做广告的设计了广告字,贴在玻璃上——甄家凉皮、大拌菜。

  凉皮和凉拌菜的成本低廉,小生意的启动资金一百块足够了,是大家能承受的数额。甄珍快餐的活最晚忙到下午三点,工人们下了工之后,就推车去卖凉皮。

  西塔片区就在市中心,摆摊的地点好选,北行占地几平方公里的大市场就能吃下五家,有两家去北市,剩下的三家去了中兴那一带。

  试水之后,第二天来上班的众人全都喜笑颜开,徐大姐抡着宝库转了三圈,把小孩都转迷糊了。

  “甄珍,说实在的,第一回 抛头露面,我还有点不好意思吆喝,结果发现根本不用喊,北行下市早,好多人五点多从市场出来,全都在小摊子上买晚饭回家吃,摆摊的再多,也没有下市的商贩多,一会功夫就把我的小车围满了,光切皮、拌皮、找钱都忙不过来,哪有功夫不好意思去。”徐大姐一高兴,嗓门格外大,甄珍耳朵被喊得嗡嗡响。

  曹大哥爱吃米皮,卖的也是米皮,脸上皱纹舒展,“我原本以为米皮不好卖,好些人好奇买了一份在原地蹲着就开吃,吃完全都说好,说我这个米皮从来没吃过,味道香得很。”

  不光凉皮,拌菜也很受欢迎,雨菲家租住的地方开火不方便,雨菲妈妈听甄珍的建议专做凉拌菜,在北行卖日用品的街区摆摊,在那边做小生意的女的多,见她的拌菜可以自选,还能配着面筋,现场凉拌,健康清爽还不长肉,都很感兴趣,拿过去的三十斤拌菜半个小时就卖光了。

  大家生意好,甄珍也很高兴,鼓励道:“昨天试水不错,你们今天可以加大货量,夏天出货快,争取挣几个月好钱。”

  “你说得对,我们也是这么想的。”

  人的思路一旦被打开,一通百通,不需要甄珍指导生意经,他们都是产业工人出身,最了解分工合作的优势。擅长熬辣椒油的就专门熬辣椒油,擅长蒸皮子的,就只蒸皮子。

  连家人也全部发动起来,十家人之所以过得艰难,有因为房子拖累的,有因为再就业的单位困难发不出资的,还有几家像第一个来找活的大姐那样,另一半因为身体原因丧失了部分劳动力。

  各家把自己家能派出来的劳动力都列出来,肾不好的家属可以坐在床上帮忙选米,筛选调味料。

  徐大姐的爱人因为工伤断了一条腿,腿使不上力,但他上半身有劲,她家住一楼,搬货方便,让他负责磨米。

  这样的分工下,大家效率也提高了,现在物价不高,凉皮售价一块,拌菜也卖得便宜,但摆摊没有成本,蔬菜、大米、白面的成本同样低,卖一份能挣四毛钱,甄珍教出来的徒弟,卖的东西味道好,口碑好,回头客就多,一个晚上多的时候能卖一百多份,卖得好一周能挣上三百块钱。

  这帐谁都会算,这样下来,一个月岂不是能挣一千多?比在厂子上班时挣得多一倍,这在以前是他们想都不敢想的。

  雨菲一家对甄珍感激不尽,家里省吃俭用,住铁皮房就为了攒钱置换房屋,铁皮屋吸热,晚上热的睡不着,大人可以忍,孩子不行,现在手头充裕了,在附近租了个房子,家终于有了个家样。来找宝库玩的雨露身上终于不见了热痱子。

  丈夫有肾病的彭大姐挣了钱,终于可以给丈夫做透析了,激动地抹眼泪,握着甄珍的手说,“老妹儿,不瞒你说,这日子过不下去的时候,要不是因为孩子,我跟我家那口子早就想喝农药了,从厂子出来这几年,大姐头一次感觉这日子有了奔头,这都得感谢你,你就是我们一家的恩人。”

  甄珍帮彭大姐擦了擦眼泪,“小吃不小,但吃苦受累是别人的数倍,你们挣来的钱是你们应得的,不用谢我。”

  “有钱挣,胳膊也不酸了,腿也不疼了,我们一点不累。”曹大哥把胸脯拍得啪啪响。

  几个工人用行动感谢甄珍,现在凉拌菜做成手,不用甄珍动手,把这道菜接了过去。

  大家学习上瘾,食材好处理的时候,他们就分批来学习炒大锅热菜,同样是大锅菜,甄珍炒得比当年的食堂师傅好太多了,这就是水平差距,他们想要系统学习一下。

  有位姓刘的大姐爱钻研,上手最快,徐大姐几个也都总结出心得,争着分担一些炒菜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