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节(1 / 2)





  太后惊闻圣旨蒙尘后匆匆入宫寻了皇帝,先帝崩后,太后便常居于宫外的皇家寺庙中,由此可见她有多偏心雁回。其实令圣旨蒙尘一事说大也不大毕竟不知罪无罪,只看皇帝想不想愿不愿把此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太后细数了雁回这些年来的付出,就算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说着说着便落下泪来。

  “皇后满心都是你,皇帝,你又是如何待她的?”

  “你专宠兰妃,后宫可曾有一句怨言?这都是皇后的功劳!”

  “她做了这么多,是否从未在你面前讨一声好?你仔细想想这坤宁宫你踏足过几次?就连哀家这个吃斋念佛不问尘世的老太婆都晓得皇后日日夜夜只能瞧着皇帝的画卷睹目思人啊!”

  “便是这玉戒,皇帝可还记得为何赏给皇后?兰妃生辰举国欢庆,皇帝还下旨大赦天下……”

  天子谢昀凝着手中玉戒,皇后的生辰是过了三月后他处理奏折后才忆起的,当时雁回生辰正值江南水患,便盖了过去。事后,礼部上书询问是否为皇后补过生辰,他当时也问了雁回想要什么生辰贺礼。

  雁回只答,日日能见圣上便是赏赐。

  于是在后来的百花宴上,谢昀便赏了这枚玉戒,算是补上的礼物。

  “圣上忙社稷,臣妾不敢烦扰圣上。”雁回抽走浇筑玉戒的视线,明明还不及花信年华,却多了几分违和的老气横秋和气死沉沉的端重。

  “皇后!”谢昀加重这二字,居高临下凝着雁回:“你执掌金册金印,为天下之母仪。担着内驭后宫诸嫔,外辅朕躬的重责,今日之事你可知错?”

  雁回听谢昀这意思是不打算计较圣旨蒙尘的罪责了,只是大事可以化小,小事却不愿意化了。雁回身为中宫之主以后宫祥宁为责,在谢昀看来,今日之事缘由与雁回争风吃醋。与嫔妃起了冲突,那无论如何雁回都有渎职之罪。

  思及此,雁回心里暗叹一口气,猜到是太后又为自己求了情。她双手交叠置于额前,随后郑重地叩首:“臣妾有罪,恳请圣上责罚。”

  谢昀看她,如稠的墨发簪着的金步摇流苏随着她叩首,垂在小巧的耳侧:“凤印由你掌管,而非她人,大梁的国母若是遇事怯懦,还需旁人求情,朕要这皇后还有何用!”

  “臣妾谨记。”

  谢昀这话看似严重,雁回却知他指的是太后请求一事,兰贵妃的事已经不计较了。

  见雁回这般顺从,谢昀也没了教训之心,只烦躁道:“今日事到此,你先回宫,朕处理完奏折会来坤宁宫看你。”

  雁回顿了顿,再次叩首:“臣妾谢圣上隆恩!”

  待谢昀回身进殿,惊絮才搀扶着雁回起身。雁回朝太后方位望去,那里早就没了身影,只剩冷风呼啸而过。

  “娘娘。”惊絮忍不住笑出声,一是为圣旨一事解决,二是因谢昀今夜会来坤宁宫而替雁回开心。

  “太好了。”惊絮又忍不住道。

  但雁回始终没说一句话,回宫后便径直去了偏殿。偏殿中央挂着那副世人皆知的画像,惊絮看着画中人笑道:“娘娘,圣上今夜便会来坤宁宫,您放着活生生的圣上不看,何故看这幅死气沉沉的画像。”

  话音刚落,一道犀利的目光犹如利剑出鞘向惊絮而来。

  雁回素来宽和,这是惊絮第一次见雁回露出这样的眼神来,顿时跪下低着头嗫嚅道:“奴婢失言!”

  便是圣上的画像又怎能用‘死气沉沉’四字,这可是掉脑袋的大罪!

  然而——

  “谁告诉你这画像是谢昀的?”

  雁回冷冷凝着她。

  惊絮还没来得及认错,便被雁回接下来的话打得措手不及。

  这是直唤了万岁爷的名讳?

  不,这并不是重点。

  重点是,这画像若不是万岁爷还能是谁?

  惊絮细细一想,顿时大骇,恐惧化作毒蛇在四肢百骸游走。

  都说外甥肖舅,当今圣上更是与其舅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第2章

  暮色四合,夜凉如水。

  惊絮的心情便如这月色,被层层叠叠的云霭纠缠。

  那些想不通的,惊絮全都想明白了。

  “罢了。”大抵知道自己情绪失控,雁回收敛了冰一般的语气,“圣上不喜坤宁宫的檀香,去换西域进贡的香熏燃上。”

  惊絮久久不能从震惊中醒过来,雁回便伸手要扶惊絮起身。那玉纤纤的手指垂于半空中,惊絮却不敢覆上,她磕了一个头,额头磕在金砖上发出清脆的声响。

  “惊絮狗马之心,愿为小姐肝脑涂地!”

  惊絮是跟着雁回一齐入宫的,还在雁府时惊絮便是雁回贴身婢女,入了这深似海的宫门,她亦是雁回最亲近最信任的人。

  雁回笑了,姣姣容颜如仙如魅,她听懂了惊絮的意思,这大逆不道的秘密惊絮要与她共藏。

  可又有何妨?

  这后宫的女人要么图荣华富贵要么图滔天权势,她图万岁爷一张脸又有何不可?

  从偏殿至寝宫后惊絮替雁回梳妆,因为谢昀即将到来,坤宁宫忙上忙下,却个个洋溢着喜色。雁回从不责罚奴才,坤宁宫当差的宫人们也是打心眼里替皇后娘娘开心。

  “本宫听圣上嗓音有些喑哑。”梳妆后的雁回起身道:“吩咐御膳房熬一碗雪梨汤。”

  惊絮便像什么也不知晓似的提议道:“娘娘一手雪梨汤便是御膳房也不及,不如娘娘亲自煨给万岁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