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44章(1 / 2)





  见瞒不过,季瑶也就点头。罗氏眸光深了几分,躺在了床上:“对于四殿下,你是如何想的?”

  “没有什么想法。”季瑶说,“大抵就是,有便宜不占那是傻子。”她总不能说她的目的是让裴珏对自己言听计从吧?

  季玥坐在一旁,原本没想说话,听了妹妹这话也是瞪大了眼睛。罗氏也给她气笑了:“你这话才是该打,传到你爹耳中,仔细你的皮!”说罢了,又拉着女儿的手,“罢了,你如今也有十二了,转过年便十三了,也该说人家了,我前些日子让你爹留意着,过了年,便要留心了。早些嫁了,也免得生出不必要的事端来。”

  季瑶又不是傻子,先问了自己对裴珏的感觉,然后马上又是要给自己说人家了。自然,罗氏根本不希望自己和裴珏有那种关系。而罗氏的睿智,在季玥身上就体现得淋漓尽致。当年平南侯府可算不得什么高门大户,连皇后娘家宋家也不过尔尔。但罗氏坚持要将季玥嫁过去,如若不然,现在还没有这样硬气呢。

  讲真,如果文昭皇后被楚武帝亲手搥死是武帝登基所必需的,季瑶就算是真的被裴珏那小王八蛋搥死也是甘之如饴。

  而罗氏的立场则更是简单,她为人母的,希望儿女过得好,这是无可厚非的人之常情,如同罗氏料定今上会登基即位,故此让季玥加入霍家一样。但季瑶和她姐姐并不一样,裴珏虽说是京中贵女的心头好,但却是皇子,更是养在皇后膝下的半个嫡子。而四皇子又以为人冷淡闻名,如今对季瑶这样特殊,实在让罗氏不能不多想。

  若真是嫁到了天家去,那可就是一辈子的苦,看来十分光鲜,要承担的却是别人看不到的辛苦。更何况,不拘裴珏来日是皇帝或是亲王,后宫和王府内院的争斗从不会少,这是必然的。

  季瑶是她拿命生下来的,她怎会容许小女儿进到这样的浑水里面?

  殊不知屋顶上的人已然笑开了,李云昶对裴珏一笑:“阿珏,你也是不容易,为了瞧一眼这小东西,你至于这样有事没事就拉了我趴在长平侯府的屋顶上么?这里可冷着呢。我说你也是,想看看她什么反应,该将那卷轴自己送来才是。”见裴珏哼了自己一眼,又笑着指了指屋顶下面,“看来季夫人很是不喜欢你,就为了你对她女儿好那么一点点,就要将她女儿赶紧嫁了。”

  裴珏静默不语,愈发的觉得这小东西实在是对自己的胃口,这样多年,自己也没有对女孩儿上过心,偏偏只有季瑶,让他忍不住想要接近,虽然愈发的接近,才觉得这小东西根本不是看起来的那样柔弱,活活披着兔子皮的狼。

  见他不说话,李云昶又装模作样的叹了一声:“这小东西这样狠的心肠,枉费你这样喜欢她,利用你呢。我要是你,也不知道喜欢她什么,还是温柔小意一些的女孩儿好啊。”

  “闭嘴。”见他还喋喋不休像个老妈子,裴珏暴躁的低喝一声,又见司琴沿着抄手游廊进来,忙伏下身子免得被发现。待她进屋,旋即就听见她急切的声音:“姑娘,出了大事儿!二太太、二太太触壁了——”

  分家(四)

  作者有话要说:因为回学校考试,所以作息时间有点变化,请读者大大们见谅么么哒  饶是季瑶一贯看不上姜氏,却也不得不说,姜氏生性刚强,绝不是一个软弱到会寻短见的人。故此在司琴急急进来,只说了这样一句话之后,也让在场之人惊了。

  罗氏蹙着眉头:“好好儿的,怎要触壁?姜氏虽不济,却也不是一个会寻短见的人。”

  季瑶也颔首道:“我和娘是一个意思。若是她想要博得同情,方才当着娘的面便应该触壁了,还能给娘一个要逼死她的罪名。”顿了顿,季瑶又问道,“人呢?”

  “救下来了,现在还昏着呢。”司琴叹道,“若不是宁姑娘眼明手快,替二太太挡了一些,只怕现在二太太已然没有了。这样的节骨眼上,姑娘还是去看一看吧?”

  看当然是得看的,但是首先得弄清楚,姜氏为什么触壁。旁的不说,若是姜氏这样死了,那长平侯府可算是热闹到了极点。先是季烽当着裴珏的面干了那事,再是季珊砸了皇后赐的玫瑰露,主子杀了奴才不算,现在主子又要一头碰死了。

  分家不可怕,但与此同时的,若是闹出了主子一头碰死的事来,仔细御史参长平侯家宅不宁不配为宰辅的罪名。

  念及此,季瑶忙说:“姐姐是出嫁了的闺女,这事实在不好管,便看顾着娘吧,我去看一看出了什么事。”说罢便要走,被罗氏叫住,“你多仔细,当着你祖母,切莫发威动怒,仔细她拿捏住你。”

  季瑶颔首称是,便领了知书三人往姜氏院中去了。刚一进院门,就见其中闹哄哄的,斥责声、奔走声、叫喊声此起彼伏,正要进屋,又见林善家的亲自端了一盆被血染红了的水出来。看那和血的颜色差不离,季瑶忙用手巾掩住口鼻,能出这样多血,看来姜氏不是做戏,而是真的存了死志。

  进门则见老太太和两个儿子立在一处,脸色都是十分的不好。见季瑶来,长平侯上前道:“你怎的来了?”

  “听说二婶子要寻死,来看一看。”季瑶坦然道,“好端端的,怎的忽然就要寻死觅活了?”

  长平侯板着脸并不说话,那模样很让人害怕。季瑶不明所以便转向了二老爷,后者脸色颓败,嗫嚅道:“谁也没有料想到为什么,分家已然是切切实实的了。她、她兴许是怕坐牢,这才寻了短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