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41节(1 / 2)





  就像是一个经常喝甜点的人,普通的甜度已经难以刺激他们的神经细胞分泌多巴胺。

  简单得说就是——现在秦砚他们认为自己手中的剧本已经足够搞笑,足够优秀,但并不意味着市场就会觉得它好看。

  每一个导演在评价自己剧本的时候,都会称之为是一个“内容丰富、情节饱满”的剧本,但是真正让观众进行评价的时候,绝大部分的剧本会评为“脱离生活,无法带入感情”。

  因为这些编剧、导演一开始就是在胡说八道吗?不,那是因为他们的口味不能够代表大部分的观众。

  华国目前包括未来几十年的影视编剧大多数单枪匹马,很多原著改变都是请一个编剧,然后再和原著作者商量。

  偶尔也会尊重导演的意见,但演员的意见基本上不会被采纳,除非像陈稻明这种演员界内有足够威望的人才能够说得上几句话。

  能够对剧本提出意见的人是谁?

  他们都是影视工作者,他们都是物质生活相当富裕的人,和绝大部分的观众艺术审美绝不相同,必然会出现审美偏差。

  这个问题在西方完整的工业电影体系下,有更好的解决办法。

  比如说像西方好莱坞有编剧协会、很多影视公司内部也有编剧部门。

  他们在进行剧本创作的时候,并不是一个人单打独斗。他们会像秦砚这次组建的团队一样,一群人共同创作、互相挑刺,然后一起完善。

  至于最后的剧本署名权,则看谁在整个工作之中成果最多。像大名鼎鼎的《星战》、《冰与火之歌》的编剧,都是从大量同行中杀出重围,获得最后的改编权。

  在剧本完成后,他们还会组建内部评审,会让更多的人对剧本进行一个评价,看剧本的结构、节奏、角色是否符合市场需求。

  最后对剧本的整体质量进行打分,获得的分值越高,才越有可能被改编为影视作品搬上大银幕或者是电视。

  这更像是一个现代公司管理体系下的合作小组,听起来似乎没有艺术家那种特立独行与灵感创作,但是好莱坞商业片的成功验证了这一模式的可行性——相互厮杀、贴合市场。

  秦砚现在就特别担心一件事——他们喜欢的笑点和市场观众的笑点不一样。

  做喜剧商业片最担心的就是做出了一部自己觉得特别搞笑,但是完全没有办法让观众感同身受,无法调动观众笑点的作品。

  可惜的是现在秦砚的公司刚刚成立,不要说成立编辑部门,组织公司内部的评审会,现在连一个专业的编剧、审核员都没有招到。

  听完秦砚的解释后,谢北杨立刻意识到编剧的工作还没有完成,而他们当初则答应秦砚“一定会一起完成的编剧工作”。

  于是谢北杨立刻义正言辞地说道:“那还有什么事情需要我们做的吗?”

  谢北杨这句话一出口,奚芊芊他们眼中就透露出了痛苦的表情。

  我亲爱的小白羊啊,你怎么又被无良的秦砚狗贼给骗了呀?他就是要剥夺我们的劳动力啊,你怎么可以这么快就背叛了我们无产阶级联盟!

  看到谢北杨主动接过自己的话,秦砚露出一个心满意足的微笑,不愧是自己看好的演员,不错不错,甚合我意。

  秦砚直接无视掉了奚芊芊他们痛苦的眼神说道:“首先我们得组织另外一批专业的人来对剧本进行评判。”

  这句话就代表着又有人要遭殃了。但是剧本事关重大,秦砚不可能找自己信不过的人来进行评价。

  于是秦砚便找来了自己的7个室友,对他们进行了一个剧本评价的培训会,然后进行评价。

  整个剧本获得了寝室室友们的一致好评,并没有特别大的更改。但秦砚的收获也不小,几个室友从人物关系、剧情爆发都给秦砚提出了不少的建议。

  但秦砚依然不放心,因为秦砚他们所有人都是大学生,而且除了谢北杨都是电影相关专业的大学生,依然不能够保证剧本的笑点适合更多的普通观众。

  于是秦砚带着谢北杨几个人直接去电影院随机采访。

  到电影院的行人代表着他们具有着购买电影票的意愿与能力,这才是未来秦砚电影的目标人群。

  而完全随机的调查,则能够保证最后的结果代表市场的真正需求。

  这些都是西方成熟商业市场的调查手段,绝大部分的英雄电影都要先进行市场调研,确定接受度与喜爱度。

  当然这个大众调查和之前的专业评审过程又不一样,并不会把完整的剧本拿给观众看。

  而是会从大量的备选剧情中,挑选出部分进行随机的调查与询问,检测调查者是否会感觉到好笑方。

  整个调查过程还是挺顺利的,谁让谢北杨、奚芊芊他们长得那么好看呢?

  包括从事幕后工作的刘正文和任越,作为电影学院的学生,穿着打扮也可以说走在时代前沿。

  在大街上,这样一名年轻少男少女用标准的普通话询问你“先生/小姐,请问能否耽误你几分钟时间,我想找您做一个有关于电影的问卷调查”,大部分的路人都不会拒绝。

  当然最受欢迎的还是秦砚,毕竟现在秦砚在电影圈内也算是半个红人,不少路人都认出了秦砚,索要签名。

  秦砚也没有任何架子,想要签名可以,请先完成一份问卷吧。

  三天的时间,收集了接近一千份的调查问卷,最辛苦的当然还是秦砚。

  其实街头调查,秦砚完全可以花钱找人完成,但最后还是选择了亲自上阵。

  秦砚并不是担心保密性的问题,他完全可以聘请专业团队,从而保证调查内容和结果都不会泄露出去。

  秦砚更不是担心钱的问题,他是几千万华币都可以分给自己合作伙伴的人,不可能心疼这几万块钱。

  他选择亲力亲为其实是想告诉谢北杨他们,同时也是要反复告诫自己:

  做电影千万不可以高高在云端。

  千万不能活在电影工作者的象牙塔之中,狂妄自大地揣测观众会喜欢什么样的电影、认为观众应该看什么样的电影。

  电影永远都应该活在人间。

  第48章 赴港